昔日无奈「走西口」,今天积极「走东口」。
今日下午,市政府与义煤集团举行座谈会,就义煤集团增加对洛阳市煤炭供应以及对洛阳市煤矿进行整合移交等相关适宜进行商谈。双方对目前整合工作进展表示肯定,并将继续加强协商,在安全为先的前提下,简化有关手续,提高办证效率,加快推进煤矿整合进度,确保在省政府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协议签订,完成煤矿移交。
双方多年来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当前和今后要继续巩固和提升。当前,洛阳市市区即将开始冬季供暖,供热企业燃煤缺口较大,市政府希望义煤集团能在现有原煤供给基础上,继续增加原煤供应。多年来,义煤集团一直是支持我市冬季供暖的主力军之一,今年冬季,由于洛阳市新区建设逐步扩大,城市供暖需求量进一步提升,再加上自然气候等相关原因,我市已有的发电机组负荷将逐渐增大。武予鲁表示,洛阳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冬季用煤量面临着实际困难,他对此充分理解。根据省政府有关规定,洛阳市与义煤集团协商对现有煤矿进行兼并整合,目前此项工作已进入收官阶段,省定洛阳市第一批参与兼并整合的52处煤矿中,有49处与义煤集团签订了兼并整合协议,并已完成资产转让协议签订、工商登记注册、营业执照变更等工作,目前,采矿许可证变更手续已办理完毕25家,其余正在办理。
洛阳将千方百计为义煤集团在我市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支持企业在洛阳进行相关产业投资。义煤集团董事长武予鲁、总经理翟源涛率义煤集团有关人员来洛。这是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总工程师方德巍日前向记者透露的信息。
跨越技术障碍规模迅猛提升事实上,我国煤代油战略实施的助推器远不止这些。甲醇制烯烃目前建成、在建、拟建的规模累计超过1200万吨。从能源战略安全出发,国家要求西南化工研究院、大连化物所等5家院所开发甲醇(或二甲醚)制烯烃技术。采用ZSM-5催化剂建成的固定床甲醇制取低碳烯烃工业化试验装置已经投料试车。
一旦工业化试验成功并推广应用,将大幅降低甲醇制烯烃生产成本,加快煤代油进程。中国华电集团利用清华大学开发的循环流化床煤制芳烃(FMTA)技术,已经在陕西榆林开工建设万吨级工业化试验装置。
自主工艺和催化剂连获突破方德巍介绍,该项技术的研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2008年,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经过20多年潜心研究,在全球率先开发出煤制乙二醇工业化技术,并于2009年与丹阳化工公司合作,建成全球首套2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工业化示范项目,打破了石油、天然气基乙二醇瓜分市场的格局。近两年随着神华百万吨煤直接液化和潞安、伊泰各16万吨/年煤间接制油,以及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50万吨/年煤焦油轻质化项目的相继投产,我国煤制油技术和工业化水平开始步入世界前列。随着这些项目的推进和实施,到十二五末,我国煤制乙二醇产能将超过1300万吨,是石油基路线乙二醇的近3倍。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开发煤制合成气一步法生产烯烃技术,使煤基烯烃的投资更小,成本更低,竞争力更强,让更多的烯烃产品以煤为原料,加快国家煤代油战略的实施采用ZSM-5催化剂建成的固定床甲醇制取低碳烯烃工业化试验装置已经投料试车。近两年随着神华百万吨煤直接液化和潞安、伊泰各16万吨/年煤间接制油,以及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50万吨/年煤焦油轻质化项目的相继投产,我国煤制油技术和工业化水平开始步入世界前列。随着这些项目的推进和实施,到十二五末,我国煤制乙二醇产能将超过1300万吨,是石油基路线乙二醇的近3倍。
甲醇制烯烃目前建成、在建、拟建的规模累计超过1200万吨。深入研发让发展模式更健康另据记者了解,清华大学和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已经分别开发出FMTP和DMTP(甲醇制丙烯)技术,正着手进行工业化试验。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有关企业合作开发的渣油与粉煤加氢催化裂化、甲醇与石脑油耦合生产烯烃,以及甲醇与甲苯烷基化生产对二甲苯(PX)等煤代油工程的世界前沿技术,均取得了关键环节的突破。与此同时,西南化工研究院、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担纲的课题组大胆设想并开发出可同时生产烯烃、芳烃、烷烃汽油的先进工艺技术和催化剂。
中国华电集团利用清华大学开发的循环流化床煤制芳烃(FMTA)技术,已经在陕西榆林开工建设万吨级工业化试验装置。从能源战略安全出发,国家要求西南化工研究院、大连化物所等5家院所开发甲醇(或二甲醚)制烯烃技术。目前,采用该技术的工业化试验装置已经建成并开始试运行,所用催化剂为课题组自主开发的ZSM-5硅铝磷酸盐催化剂和成熟可靠的固定床反应器。随着神华百万吨煤直接液化和潞安、伊泰各16万吨/年煤间接制油,以及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50万吨/年煤焦油轻质化项目的相继投产,一些核心技术已经被我国彻底攻克,有关二氧化碳捕集与处理的环保等问题正在加紧探索,不久即可解决。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DMTO首席科学家刘中民兴奋地对记者说。跨越技术障碍规模迅猛提升事实上,我国煤代油战略实施的助推器远不止这些。
大连化物所成功开发出SAPO-34、SAPO-35小孔型分子筛催化剂,取代原来的沸石催化剂,并将流化反应工艺作为DMTO(以煤或天然气替代石油作原料生产乙烯和丙烯的技术)的主攻方向。今年8月,全球首套DMTO工业化示范装置在包头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DMTO工业化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
这是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总工程师方德巍日前向记者透露的信息。2004年以后,他们又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等单位成功合作,先后开发出DMTO和DMTO-Ⅱ工业化技术。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开发煤制合成气一步法生产烯烃技术,使煤基烯烃的投资更小,成本更低,竞争力更强,让更多的烯烃产品以煤为原料,加快国家煤代油战略的实施。目前,河南煤业化工集团规划建设的一期4套2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进展顺利,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公司等众多企业也都规划了大型煤制乙二醇项目。
方德巍则表示,随着我国核电规模的扩大、海水制氢、氢储存以及CO2捕集、净化、压缩技术的提高,利用工业排放的废弃CO2,与核电电解海水获得的氢气反应生产甲醇,再以甲醇为原料,生产各种烯烃、芳烃产品和燃料将不再是梦想,制约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CO2排放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几代科学家的夙愿和国家煤代油战略将在这些技术支撑与推动下加速实现。这意味着,只要经济可行、环境容量和国家产业政策允许,煤基烯烃、乙二醇和煤制油的大规模生产已经没有难以逾越的技术问题。该技术碳转化率高,装置投资少,产品品种多、收率高,是甲醇制烯烃工艺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2008年,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经过20多年潜心研究,在全球率先开发出煤制乙二醇工业化技术,并于2009年与丹阳化工公司合作,建成全球首套2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工业化示范项目,打破了石油、天然气基乙二醇瓜分市场的格局。
实验中试结果表明:基于碳池理论开发的这套工艺技术,由于可同时生产烯烃、芳烃,并将富余的烷烃转化为汽油产品,其甲醇转化率高达95%,吨烯烃当量仅消耗甲醇2.5吨,同等规模烯烃装置投资额仅为流化床工艺的1/5~1/3,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环保、节能效益。自主工艺和催化剂连获突破方德巍介绍,该项技术的研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
一旦工业化试验成功并推广应用,将大幅降低甲醇制烯烃生产成本,加快煤代油进程工厂计划在2015年后投入运营。
道达尔公司在声明中称,协议内容双方合作包括建立一家工厂,将煤转化成石化产品。据道琼斯消息,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公司(Total)11月4日表示,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ChinaPowerInvestmentCorp.)签署了石化协议,投资总价值为20亿至30亿欧元
据道琼斯消息,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公司(Total)11月4日表示,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ChinaPowerInvestmentCorp.)签署了石化协议,投资总价值为20亿至30亿欧元。道达尔公司在声明中称,协议内容双方合作包括建立一家工厂,将煤转化成石化产品。工厂计划在2015年后投入运营之后,受恶劣天气影响,港口经历了两次较长时间的封航,发运量受到一定影响,而港口煤炭调入量却逐步回升,港口煤炭库存再度回升,10月25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再度升至755万吨,与10月16日相比,增加137.3万吨。
当市场逐步趋于冷静的情况下,煤价快速上涨势头必将得到一定限制。2.3 秦皇岛港以及环渤海其它港口煤炭价格可能会继续上扬,但是涨幅可能会趋缓近期,沿海地区煤炭价格和煤炭海运费较短时间内均经历了较大幅度上涨,这其中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炒作带来的市场恐慌。
10月初,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为666.4万吨。数据显示,10月份,秦皇岛港日均煤炭发运量为60.2万吨,与9月份日均发运量相比,减少0.5万吨,下降0.8%。
1.2 港口煤炭发运总体较为平稳进入10月份之后,虽然沿海地区煤炭价格再度进入上升通道,但是,秦皇岛港煤炭发运量并没有明显回升,而是总体保持平稳。与2008年同期(当时正是金融危机影响最深之时)相比,仅仅相差462万吨。
本文由龙争虎战网项目连连看⑱冕宁县水岸金街项目:助力旅游发展龙争虎战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李正赤书记为江安校区本科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程”